清淨、平等、覺

Tuesday, October 03, 2006

黑文殊菩薩

黑文殊菩薩 身黑色,忿怒堪值怖畏。三目約略泛紅,獠牙切齒且捲舌怒,頭髮頂門捆搏。右臂持劍火熾燃,擊打魔障。左臂經卷心間執持。右足曲左伸出,火堆熾燃之中坐居。不為蠱毒忿怒刺扎、歹病所感染之疫癘、大魑魅不饒益顧慮、惡魔類悉滅﹔年月日及惡劣星宿、僧團之主官、人類軍官所造作、地不馴經灌頂候痊癒增效力﹔黃昏之去留、屍煞等邪氣之屬、不淨之劣兆、瘟毒疔瘡等,凶地挖掘、樹妖砍伐、碎石粉碎、碉樓之新起造、舊屋敲毀、甚至為婦女所殺之劣食及,不可購而購等恐怖諸凡計慮。
黑文殊現極忿怒相,一面二臂,右手執智慧火劍,高舉空中,滅盡諸魔障。左手執持般若八千頌於心前。頭髮一半挽髻於頂,一半髮絲垂掛覆蓋上身。巨腹下垂,披著虎皮下裙,頭戴五骷髏佛冠,以五十鮮濕人頭為項鬘。三眼紅而圓(擠向中間而怒視),右足屈左足伸,站立於熾盛火焰當中。
  文殊是諸佛之智慧所化現,是智慧的本尊。文殊菩薩的藏語稱作「蔣貝揚」,妙吉祥、妙音的意思。在藏傳佛教裡,文殊菩薩乃諸佛之智慧所化,觀音菩薩乃諸佛之慈悲所化,金剛手菩薩乃諸佛之力量所化,所以他們三位菩薩即諸佛的智慧、慈悲及力量,合稱為「三部主」。在漢傳佛教裡,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與毘盧遮那佛被尊稱為「華嚴三聖」。
  文殊師利是梵語Manjushri的音譯,在漢傳佛教的經典中,或稱為曼殊室利,簡稱文殊,意譯為妙德、妙首、妙吉祥等。他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,出世時有許多瑞相,相貌莊嚴,具三十二相。成道後的文殊,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,在眾菩薩中堪稱第一,所以尊稱為「文殊師利法王子」。佛陀曾說,在過去世中,文殊菩薩曾經傳授佛法給他,因此,文殊菩薩又被人稱作「三世覺母」。而在諸多經典中,則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。事實上,文殊菩薩在過去世早就成佛,如在《首楞嚴三昧經》中的「龍種上尊王如來」,在《八十八佛洪名寶懺》中的「普明佛」,都是指文殊菩薩。
在藏傳佛教裡,文殊菩薩有許多種化身,常見的有紅黃文殊、孺童文殊、五字文殊、白文殊及黑文殊等五尊,合稱為「五文殊」。五文殊雖同為文殊大士,但其佛部及化身各有不同,而且亦各有不同之殊勝利益。
  紅黃文殊法門除了開啟智慧以外,亦有懷攝之作用。孺童文殊是大威德金剛心內的文殊化身。五字文殊法門對證悟空性特別有幫助。白文殊法門除了開啟智慧以外,也特別利於生出菩提心。黑文殊除了開啟智慧以外,亦是一位消除障礙之本尊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