穢跡金剛

烏芻瑟摩明王,也名烏樞沙摩明王,也就是很有名的穢跡金剛明王,其實他也就是愛染金剛王的異名。他的法門就是以觀欲火化為智慧火而去除愛染,因而作忿怒形。穢跡金剛的本尊佛經上沒有確定,有說是釋迦佛、不空成就佛多種說法,法門也有很多,但在楞嚴經裡則確定是以觀淫欲火而解脫身結。
穢跡金剛梵名為烏丘瑟瑪 (Uchusmarn) 別名為火頭金剛、不壞金剛、不淨金剛,愛觸金剛或大權力士神王佛等,其本誓為跂盡一切的不淨。
依穢跡金剛經的記 載,茲節錄如下「如來愍諸大眾,即以大遍知神力,隨左心化出不壞金剛,即於眾中從座而起,白大眾言 : 「我有大神咒能取彼梵王,作是語已,即於大眾之中顯大神通。變此三千大千世界,六返震動,天宮、龍宮、諸鬼神宮,悉皆崩摧。即自騰身至梵王所,以指指之,其彼醜穢之物變為大地,爾時金剛至彼報言 : 「 汝大愚癡,我如來欲涅槃,汝何不去耶,以金剛不壞之力,微以指之,梵王發心,至如來所 」」。
此明王形像有多種,如二臂、四臂、六臂及八臂像等,但普通都以四臂像為最 多,在醜穢金剛明王經內曰:「大威力穢跡金剛明主大忿怒、形目赤色,全身青黑 色,發出火焰,有四臂、右上手執劍,次手執絹索,左上手執打車棒,次手執三鈷叉器,杖上亦發出火焰
凡持誦明王之神咒去,可得其大功德德,不但可以得到除病、敬愛、避難、受福、敵伏等大利益,更可防禦枯木精、惡鬼、毒、沖煞、惡符咒、犯太歲、住所不清敬等諸障礙。 烏樞沙摩,梵名 Ucchusma。又作烏芻沙摩明王、烏芻瑟摩明王。意譯為不潔淨、除穢焚燒、穢惡。為密教與禪宗寺院中所安置的忿怒尊之一。又稱穢跡金剛、受觸金剛、火頭金剛、不淨金剛、廁神。即北方羯磨部之教令輪身,為五大明王之一。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,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。此尊以深淨大悲,不避穢觸,以大威光,猶如猛火,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,故亦稱除穢金剛。
關於此尊的本地,諸經論有釋迦佛、不空成就佛、不動明王、普賢菩薩、金剛手菩薩等異說,故或謂其與五大明王之一的金剛夜叉明王(亦為不空成就佛的教令輪身)同體。其形像亦有二臂忿怒形、四臂忿怒形、四臂端正形、三目六臂形、三目八臂忿怒形等類。然一般多採《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》卷上所說,即︰四臂,忿怒形,目赤色,通身青黑色,遍體起火焰,右上手執劍,下手持罥索;左上手持打車棒,下手執三股叉,一一器杖皆起火焰。此尊之三昧耶形是三股杵、獨股、劍、索、棒等。其形呈忿怒相,由諸毛孔流出火焰。若據陀羅尼集經卷九所載,則非忿怒之形,臂之器杖亦有別。此外,餘經所載,更有異形。
據《慧琳音義》卷卅六所載,此尊具深淨大悲,不避穢觸,為救護眾生,以如猛火般的大威光,燒除煩惱妄見、分別垢淨生滅之心。又以此明王為本尊的修法稱烏樞沙摩法,多用於祈求生產平安或祛除生產時的不淨,若欲驅逐毒蛇、惡鬼等,亦可修此法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