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淨、平等、覺

Monday, October 09, 2006

大威德金剛

大威德金剛,梵名"閻魔德迦",藏語為"多吉久謝",意為"怖畏金剛",漢譯大威德明王。 藏密視為文殊菩薩的忿怒相,各派均修其法,格魯巴和薩迦巴尤為重視。 大威德金剛怖畏,九頭三十六臂十六足,有一對銳角,戴寶冠,髮分五髻, 貌微忿怒顰眉。右角根下有三忿怒面,諸面皆三目圓睜、捲舌、獠牙、露齒、 怒髮上沖,鬚眉如火熾燃、以黑蛇為絡腋,五十新人首為項鍊, 六骨瓔珞一切骨飾為嚴,身腹巨大而裸體,以屈右展左姿態威立。 末法時眾生怠多智小,不護誓句戒律,不信上師及道伴,謗法慢大, 墮惡見溝,酖醉五欲,福薄壽短。精靈、起屍閻王、嘛摩及邪引中斷鬼紛如雨降之極惡時, 能奉威德金剛怖畏為本尊,堅固中修此相應,不為上述之一切緣所撓,至尊妙音必隨護持, 垂賜福慧,增上義利最大。三十四臂,加身、語、意、表菩薩佛的三十七道品,即八正道、四念柱、四神足、四正斷、 五根、五少威和七覺支。三十四手均持物,右手由上而下分別持:高揚、月刀、白筒、杵、 勾刀、標槍、月斧、劍、箭、勾刀、棒、人骨杖、法輪、金剛杵、椎、匕首、手鼓;左手自 上而下分別持:象皮、人骨碗、天王頭、藤牌、鮮左腿、長繩、弓、人腸、鈴、鮮左臂、 喪布、三尖矛、爐、顱器、人左臂、軍旗、黑布。擁抱明妃"弱浪瑪"。十六條腿,壓閻王十六面鐵城,亦象徵十六空。右八腿屈,壓八天王,象徵物為男人、水牛、 黃牛、鹿、蛇、狗、綿羊及狐,表八成就;左八腿伸,壓八女明王,象徵物為鷲、梟、鴉、 鸚鵡、鷹、鴨、公雞及雁表八自在清淨。該尊身相寓意總義為:精通三十七道品, 徹悟十六性空,障魔消盡,成就殊勝,得大涅槃。
大威德金剛,梵名"閻魔德迦",藏語為"多吉久謝", 意為"怖畏金剛",漢譯大威德明王。藏密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, 各派均修其法,格魯巴和薩迦巴尤為重視。怖畏九頭, 代表九種鎮壓閻王的契經。三睛,意為千里眼,無所不見。 居中頭是黑色,表壓閻王,長兩水牛角,表示兩真二諦;右三頭, 中青、右紅、左黃,象徵著憤怒、權勢、安靜三德能; 左三頭,中白、右灰、左黑灰(死色),表示清淨、死亡、憤怒; 居中再上為紅頭,象徵是吃人夜叉,名"參怖";最高一頭為黃色, 呈現文殊本像,象徵著慈善和平。 髮上指,向佛地之意思。三十四臂,再加身、語、意、 表菩薩佛的三十七道品,即為八正道、四念柱、四神足、四正斷、五根、 五少威和七覺支等。三十四手均都有持物,右手由上而下分別持: 高揚、月刀、白筒、杵、勾刀、標槍、月斧、劍、箭、勾刀、棒、 人骨杖、法輪、金剛杵、椎、匕首、手鼓;左手自上而下分別持:象皮、 人骨碗、天王頭、藤牌、鮮左腿、長繩、弓、人腸、鈴、鮮左臂、 喪布、三尖矛、爐、顱器、人左臂、軍旗、黑布。擁抱著明妃"弱浪瑪"。 十六條腿,壓閻王十六面鐵城,亦象徵十六空相。右八腿屈, 壓八天王,象徵物為男人、水牛、黃牛、鹿、蛇、狗、綿羊及狐, 表示是八成就;左八腿伸,壓八女明王, 象徵物為鷲、梟、鴉、鸚鵡、鷹、鴨、公雞及雁表示八自在清淨 。該尊身相寓意總義為精通三十七道品,徹悟十六性空,障魔消盡, 成就殊勝,得道大涅槃。又稱為閻曼德迦、六足尊、怖畏金剛,俗稱 牛頭明王,藏名多傑吉杰。亦為無上瑜伽部本尊, 藏密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忿怒化現相。格魯派(黃教)之主要的本尊。東 方稱其為大威德明王,是西方蓮華部無量壽佛的忿怒身, 為了解一切眾生的煩惱繫縛的明王。由於本尊威德極大, 能制伏毒龍、斷除諸障,對治閻羅死魔等,因此亦稱降閻魔尊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